展会概况

中国不可缺席的生态环境领域盛会

中部绿色快速崛起  承接产业中部转移

中部!中部!中部!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等战略部署,2024年5月《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快速绿色崛起。中游通,则长江通;中部活,则全盘活。而《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围绕建设“国家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国家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专业性金融中心、国家交往中心”的目标定位,强力支撑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崛起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生态文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是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有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中西部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中西部延伸,这一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加快绿色崛起,承接产业转移 !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新发展理念,执行新发展格局,为承接产业转移夯实中部生态环境基础建设,满足中国环保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强大的市场需要,中国武汉国际环境保护产业博览会定于2025年9月10-12日在中国文化博览中心隆重举办。展会以“加快绿色崛起 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得到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力保障了行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依托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第一城的经济优势和中国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紧抓新时代中部崛起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的巨大商机;利用承办机构深耕环境领域十八年的资源,强强联手打造中部最大环保展!预计展览面积20000㎡,参展企业400家,专业观众25000人次,同期举办2025环境产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大会等10多场高峰论坛,以国际化资源与视野助推中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欢迎广大厂商踊跃参展!


深耕环境领域十九载 旗舰品质相承

中国旗舰环保展、华南最大环保展—中国(广州)环保展始于2006年,由国家级、省市级权威机构共同缔造,十九年深耕环境领域,累计参展企业5300+,专业观众510000+,学术论坛320+;规模大、品质高、效果好,是一年一度环保人共同期待的全国性旗舰品质环博会!

2024年6月26-28第十七届中国环保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盛大召开!国内外836+知名企业参展,展览面积35000㎡+,40000+高品质买家到场,国内外商务组织60+赴会参观,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许金洲先生和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王保森局长亲临并做开幕致辞,展会规模、人气、品质再创新高,参展商普遍感到很满意!

广州市人民政府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网、大洋网、羊城派、金羊网、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以及环保在线、北极星等都对中国环保展盛大开幕进行了报导、转载。

旗舰品质,一脉相承!2025中国(武汉)环保展秉承了中国环保展国际品质、效果为王、优质服务的办展理念,利用深耕环境领域十九载的成功经验及广阔资源,全力将中国(武汉)环保展打造成为环保行业中部地区旗舰盛会!中国(武汉)环保展将涵盖废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环境监测、泵阀管道等生态环境全产业链,工业、市政、农村、商业终端采购全覆盖。双展联动,资源互补,更高品质!


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摘要

(二)主要目标。到2035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七)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互促共进,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支持湖北、湖南、江西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十三)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共同解决区域环境突出问题。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全面治理面源扬尘污染。以长江、黄河等流域为重点,推动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等标准体系,建立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体系,推动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广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实施粮食主产区永久基本农田面源污染专项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十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支持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生态碳汇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托规范的公共资源和产权交易平台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Copyright © 2021-2025

中国(武汉)国际环境保护博览会 粤ICP备14016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