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广州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助力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27浏览量: 发布人:广州日报

9月23日,广州市黄埔区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垃圾,标志着困扰广州发展多年的“垃圾围城”问题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广州也成为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的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 ;国内第一个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城市。

从广州市中心出发,驱车40分钟,记者来到了广州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外翠山环绕,园内水池清澈,空气清新,让人很难将其与垃圾焚烧厂联系起来。不但如此,这里还是一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有1800万人在这里工作和学习,每日产生超过2万吨生活垃圾。从垃圾成山到绿水青山,破解困扰多年的“垃圾围城”问题,广州究竟有何秘籍?

时间回到2009年,那时,广州市日均产生生活垃圾1.17万吨,且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广州当时仅有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104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率仅为13%,意味着广州需要建设更多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然而,环保设施“邻避问题”向来突出,公众普遍有“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早在1991年,广州就启动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筹建工作,但直到2005年,广州第一个垃圾焚烧电厂才投产启用,2009年“会江选址风波”一度使全国垃圾焚烧电厂的建设陷入停滞。

如何化邻避为邻利?广州则是探索出了以循环经济产业园组团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同处置”的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广州模式”,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协同、循环利用、环境和谐。2010年,广州陆续启动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一期项目的选址工作,2015年开始同步建设,创造了全部项目两年半左右建成投产的广州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广州也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国企承担、信息公开、共治共享”化解邻避的“广州经验”。例如,让市、区、镇、村四级领导干部开展进村入户、政策宣传、联系群众等工作,同时确立“自上而下,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风险清单,提前预案”的防范体系。此外,广州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产废者付费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本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外区垃圾时,按有关标准为属地居民发放生态补偿金。十多年过去了,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摇身一变成为环保公园,在全国首创了“循环经济产业园+环保主题公园”模式。其中,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增城仙村循环经济产业园还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仅拥有“颜值”,还拥有变废为宝的实力。

以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为例,项目一期生活垃圾设计日处理能力4500吨,年发电量可达5.4亿度,可满足2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配有6台设计日处理能力800吨的焚烧炉、3台5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广州环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水江表示。同时,力求环保,实现焚烧炉设计、研发、制造的国产化,燃烧更充分、更彻底,更符合南方垃圾的特性。国内首创“双脱酸双脱硝”烟气处理工艺,排放指标数优于国家环保标准(GB 2014)和欧盟标准(EU 2010),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立二噁英实验室,取得CMA资质认证,对公众最为关心的二噁英指标进行不定期采样检测,为烟气处理的优化提供经验。

据了解,9月23日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垃圾,其总的处理能力超过3万吨。“根据测算数据,将完全满足‘十四五’期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广州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的处理需求。”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陶镇广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只要市民群众‘分得出来’,我们的终端设施就能够‘处理得掉’。”

目前,广州正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两网融合模式。利用现有符合条件的各类公房,改建成环卫驿站和资源回收站,在今后新建环卫设施的同时,同步建设环卫驿站和资源回收站,推进广州市两网融合网点建设。“预计到2021年底,第一批228个两网融合示范点,将建成和投入使用。”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江说。“两网融合是减污降碳新形势下垃圾分类处理的发展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指出,两网融合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让再生资源回收自动融入垃圾分类中去,进一步实现回收最大化。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过去10年吸引了更多人聚集。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2020年全国人口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5.38%。这意味着,要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粤港澳大湾区,垃圾处理仍旧十分重要。

未来,广州在破解“垃圾围城”的经验,可为更多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样本,同时也将为生态湾区建设提供更多发展动力。


Copyright © 2021-2025

中国(武汉)国际环境保护博览会 粤ICP备14016228号